目前,我們對園林植物施肥的原則是讓其“吃飽”,什么肥含量高,施什么肥;什么肥養分集中,施什么肥。只要苗木長不好,就施氮磷鉀復合肥。苗木只吃飽的結果是:植株徒長、葉色不正、花果量少、病害嚴重、枝條脆弱、旺而不壯等。 隨著我們對園林施肥觀念的提升和對苗木質量的要求越來越高,苗木施肥不僅要施大量元素肥滿足植物生長,還應該施用中量元素肥和微量元素肥,更應該平衡施肥、測土施肥、配方施肥,讓苗木“吃好”。讓苗木吃好,有時也稱“科學施肥”:會讓植株生長健壯、樹形美觀、花果量大,抗逆性強、抗病蟲害能力強等。 然而很多園林管理者,缺乏肥料的科學使用,不知道何時施肥,施什么肥,如何施肥,對癥施肥,更不知道施肥還與經濟、社會利益息息相關。 因此,我們提倡科學施肥。不僅要讓苗木“吃飽”,更要營養全面的“吃好”。 園林上常見的肥料種類有:有機肥、無機肥、微生物肥等。 有機肥 又稱農家肥。包括人糞尿類、 家畜糞尿與廄肥 、堆肥、餅肥、綠肥、草炭肥(草炭、腐殖酸類)、泥肥等。其特點是種類多、來源廣、養分完全,不僅含有大量元素氮、磷、鉀,還含有微量元素、氨基酸和抗生素等,能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質,肥效釋放緩慢而持久,是提高土壤肥力、提高觀賞苗木質量和產量不可缺少的肥料。 有人認為有機肥好,只施有機肥,不管是農家肥還是商品有機肥。雖然有機肥營養全,氮、磷、鉀及各種中微量元素都有,但含量低,主要是改良土壤,遠遠滿足不了樹木對養分的需求,因此必須配以化肥。 無機肥 又稱化學肥料。包括氮肥(硫酸銨、碳酸氫銨、硝酸銨、尿素)、鉀肥(氯化鉀、硫酸鉀、磷酸二氫鉀)、磷肥 (過磷酸鈣、磷銨)、微量元素肥(硫酸亞鐵、硼酸)。其特點是所含氮、磷、鉀等營養元素都以無機化合物的狀態存在,養分單一、含量高、肥效快、體積小、便于運輸,且清潔衛生,使用方便。長期單一使用無機肥料會使土壤板結,最好配合有機肥施用。 有些人認為復合肥比有機肥勁大,為了減少投資,只施復合肥或尿素,不施有機肥。如果連年這樣施肥,會造成土壤板結,透氣不良,土壤含氮素太高,會抑制根系對其他元素的吸收。 有機無機復混肥 既然有機肥有自己的優缺點,無機肥也有自己的優缺點,那么如果我們將有機肥的優點和無機肥的優點結合在一起,豈不是避免了雙方的缺點,能好上加好嗎?所以在充分腐熟、發酵好的有機物中加入一定比例的化肥,充分混勻并經工藝造粒而成的復混肥料,就稱為有機無機復混肥。 有機無機復混肥料是現代農業和施肥技術發展的必然產物。它集單質肥或復合(混)肥的速效和長效于一體。不但含豐富的氮、磷、鉀,還含有微量元素、有機質、氨基酸等,能改良土壤、提高土壤肥力、增加產量、改善品質、增強作物抗逆力等,是園林植物的理想肥料,也是生產綠色食品的最佳肥料。 微生物菌肥 指用特定微生物菌種培養生產的具有活性微生物的制劑。它無毒無害、不污染環境,通過特定微生物的生命活力能增加植物的營養或產生植物生長激素,促進植物生長。微生物肥料的種類很多,按其制品中特定的微生物種類分為細菌肥料、放線菌肥料(如抗生菌類)、真菌類肥料(如菌根真菌類)、固氮藍藻肥料等。 俗語云:民以食為天,樹以土為本。土壤是所有綠色植物生存、生長的基本保障,土壤的肥力、疏松度、透氣性、微量元素、有益菌群等都直接影響植物的生長。傳統的濫用、亂用、粗放用化學肥料,已經嚴重破壞了我國大部分綠化土壤和耕地。所以,施肥應以保護土壤、改善土壤結構、破除土壤板結、增加土壤有益菌群為首要目的,園林植物要想“吃飽”又“吃好”,科學施肥是關鍵。
|